“中国蓝莓产业正处于繁荣期。”香港媒体日前报道称,多项因素推动中国蓝莓产业增长迅速,但市场分散、劳动力成本提升等问题同样给中国蓝莓产业带来挑战。

《环球时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个体种植户、蓝莓企业以及行业内专家发现,目前中国蓝莓发展正处于“疯狂扩张时代”,其背后隐藏多个痛点。中国蓝莓市场繁荣期还能持续多久?如何破解痛点难题?上述业内人士给出不同答案。

需求每年增长40%

眼下,云南省多个蓝莓种植基地内一片繁忙,挂着白霜的果子采摘后,通过冷链发往北京、上海等地。今年是云南省兰韵蓝莓创始人许东升种植蓝莓的第四个年头。今年,他的果子大概会在三四月陆续上市。“云南很多人都在种蓝莓,收入也不错。”许东升告诉记者,自己没什么经验,但好在周围人很多都在种,“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创业过程中,许东升也利用互联网搜索论文,不断总结种植经验。

很多人认为,蓝莓是从外国进口至中国的水果。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所长、果树学教授李亚东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中国种植蓝莓的历史。“1983年我的导师吉林农业大学教授郝瑞先生已经开始研究蓝莓,他是中国小浆果研究奠基人。”李亚东说,我国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很早就有野生蓝莓分布,当时长白山地区采收野生蓝莓,制成果干、果酒、饮料等产品销售,并延续至今。由于蓝莓具有极强的抗寒、耐酸能力,郝瑞提出将蓝莓作为改造长白山百万亩废弃沼泽地的先锋树种,并从美国引进优质蓝莓品种,由此开创了我国蓝莓研究与生产的先河。

李亚东回忆,从1983年首次引进到2000年,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蓝莓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在此期间,由于产量低、果子太酸,普通老百姓也并没有将蓝莓当成水果。转折在1998年,旅日华侨佟立杰研究了日本及美国蓝莓市场销售情况后,在李亚东团队帮助下,尝试在青岛建立第一个商业化和规模化的蓝莓种植园,此后中国开启蓝莓产业化之路。

李亚东称,佟立杰是中国蓝莓产业发展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多年过去,李亚东也没想到,蓝莓会飞出长白山走向全中国,“蓝莓”这个当初连果树行业内专家都感到陌生的名词,会飞向普通老百姓的餐桌。2008年,以联想为龙头的企业开始投资蓝莓种植。李亚东回忆,当时很多人提出“农业是未来的房地产”,资本也看好蓝莓发展的势头,从此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由“专家技术引导型”的推广模式,转变到“资本和市场主导型”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中国蓝莓进入到一个“疯狂发展的时代”,并持续至今。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种植蓝莓的省份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27个,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都掀起蓝莓规模化种植热潮,栽培面积从最初的10公顷快速增长到7.36万公顷,年产量34.89万吨。

香港“亚洲水果”网站刊登的文章称,中国蓝莓产业一直处于明显的增长和扩张轨道上。英国黑革萝(Haygrove)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迈克尔·奥茨说:“中国的蓝莓行业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过去5年,蓝莓的需求年增长率约40%,与其他许多主要水果类别的温和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5%。”

“进入中国市场是一个激动人心且正确的决定。”黑革萝集团亚太区董事金泳斌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黑革萝2017年开始在中国设立子公司,并在云南西双版纳建设农场种植蓝莓,目前拥有约900亩蓝莓种植面积。

中国老百姓目前比较熟悉的佳沃蓝莓品牌,是鑫荣懋集团旗下的高端蓝莓品牌。该集团从2012年开始引进智利蓝莓,2016年又率先将秘鲁蓝莓引进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佳沃对中国蓝莓市场做出贡献,在其提出的“用眼过多,吃佳沃蓝莓”广告语中,老百姓开始接受蓝莓作为一种水果而存在。在国内,佳沃蓝莓拥有2万多亩蓝莓种植基地,每年的12月到次年5月上市销售。

中国蓝莓“疯狂扩张时代”,还将持续多久

“品种是当务之急”

“大钱大投,小钱小投。”李亚东形容,现在是中国蓝莓种植的“暴利时代”。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云南产区为例,种植第二年丰产,产值最高可达15万元/亩,刨去管理、采收等成本,每亩收入达8万元左右。

国际上蓝莓产业也处于“疯狂发展时代”。国际蓝莓组织数据显示,2022—2023产季,秘鲁约出口蓝莓29.7万吨,对华出口约3.6万吨。秘鲁蓝莓生产高峰在9月—11月之间,主要产区集中在北部海岸。另据美国媒体报道,自2020年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蓝莓出口量显著增加。2021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约14吨新鲜蓝莓,此外还出口491吨冷冻蓝莓和19.4吨干燥蓝莓。

规模扩张的背后,李亚东提出“品种是中国蓝莓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认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优良品种是当务之急。他表示,国外机构培育的蓝莓优良品种几乎全部申请了国际专利,2013年以来他们又开始申请中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而中国蓝莓虽有普通蓝莓品种,却没有与国外抗衡的品种问世应用,知识产权限制可能会成为我国蓝莓的“卡脖子”问题。

金泳斌表示,长期以来,种苗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一个痛处。“以我们的经验,不仅在浆果类,而且在整个园艺领域——非法繁殖品种的速度和规模,确实阻碍了育种者将他们骄傲的产品带到中国。”金泳斌说,最终受影响的是消费者,“他们的选择会变少,口味范围会趋于固定,这对中国整个蓝莓行业的发展都是严重打击”。

李亚东表示,“卡脖子”的结果就是中国蓝莓逐渐失去价格优势。以国外新品种“优瑞卡”为例,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是每斤60—80元,而中国蓝莓传统品种如“珠宝”等,价格目前只有每斤30元。对此,李亚东表示,中国的科研单位正加紧研发培育能与国外抗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优良品种,目前已经是“从0到1”“接近并达到1”的阶段。“最快三到五年我们自己的优良品种就会出来。”他说。

另一个是人工采收问题。李亚东说,由于蓝莓长在树上,需要保证果霜以及果实的完整性,必须靠人判断是否成熟且靠人工采摘,不能用机器采收。来自辽宁省庄河市的一家蓝莓种植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3年左右,人工采摘费用为每天50元,现在已涨到一天150元,还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人,“庄河蓝莓成熟的时候在夏季,天气特别热,到采收季,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摘(蓝莓),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

外媒称,美国蓝莓种植者使用缓慢移动的收割机,轻轻摇落果实进入收集筐架。但李亚东表示,机器采收的蓝莓,只能用于加工产品,鲜食蓝莓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对于人工问题,金泳斌却显得比较乐观。他告诉记者,蓝莓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不仅要为一个熟练工人支付高昂的工资,也会面临在产季无法招聘到足够多工人的窘境。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很强的人口优势。“我们雇用当地勤劳踏实的村民,实现双方价值共赢”。

行业将走向成熟和整合

尽管存在多种问题,但蓝莓产业显而易见的“蓝海”还是吸引了不少种植户入场。李亚东以辽宁丹东地区举例称,投资种植软枣猕猴桃的企业,前期经过市场和产业的挫折,最后很多改种蓝莓了。以往蓝莓周边产业,如建大棚设施的、灌溉行业的、买卖蓝莓基质的,很多都放弃主业投资蓝莓。

在迈克尔·奥茨看来,中国蓝莓产业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成熟并整合。市场竞争将加剧,利润空间将缩小,导致效率较低或技术较差的种植者退出。

李亚东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蓝莓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标准化种植水平上,和国外相比差别不大。但中国蓝莓行业目前80%都是小种植户、小企业,对品质的把控、种植的规范化等方面,都很难标准化。

此外,中国物流可以做到冷链运输,但超市等销售端很难做到冷链销售,这方面只有大企业有优势。

《2022年中国蓝莓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援引蓝莓业内预测称,中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未来市场还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亚东预计,中国蓝莓产业还有15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最适合种植蓝莓的国家,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早熟品种,中国可实现从11月到第二年8月近10个月的供应期,这是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做到的。

其次,由于中国蓝莓种植区昼夜温差大,中国蓝莓的品质要比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国内的外国蓝莓要好得多。此外,中国还有消费市场优势。

中国果业龙头企业鑫荣懋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内蓝莓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产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种植户加入到这一新兴浆果产业中,但中国人均蓝莓消费量,距离一些发达国家还远远不够,三四线城市及乡镇还有足够大的下沉消费市场等待开拓。

《中国蓝莓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为2.63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蓝莓量仅为0.26公斤,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的蓝莓市场足够大,足以容得下100家大型的企业。”李亚东称。许东升也表示,蓝莓的价格不会一直这么高,目前国内的蓝莓需求远远没有满足,先满足了国内的需求,再把质量提上来,然后才能谈出口国外。

内容来自:环时财经

相关新闻

  • 曾经天猫第一,如今倒闭,水果电商到底多难做?

    曾经天猫第一,如今倒闭,水果电商到底多难做?

    在互联网经济的浪潮中,水果电商行业以其便捷性和高效性迅速崛起,从传统的批发市场、线下水果店分走流量,成为水果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电商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近期,王小二旗舰店的关闭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水果电商行业变化的缩影,更是对水果行业从业者的一次提醒。 辉煌落幕,暗淡离场 水果电商难做,而王小二旗舰店一度做到9-10个亿的交易规模,成为天猫平台上毫无争议的水果电商Top3。 曾经创下如此辉煌业绩,如今却停业打烊的王小二旗舰店,不禁让人唏嘘,更值…

    新闻资讯 2024年7月19日
  • 车厘子价格大跳水!还有750个集装箱正在路上!

    车厘子价格大跳水!还有750个集装箱正在路上!

    最近,智利车厘子成了水果市场上的热门话题,其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跌,不少消费者直呼“车厘子自由”即将到来。 据报道,第一船车厘子于12月8号左右靠港,随着船运车厘子的陆续到港,这股冬季水果热潮将持续升温,为寒冷的冬日增添一抹甜蜜与温暖。 自车厘子上市半个月以来,其价格就一路走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拦腰斩”的现象。原本高昂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如今,车厘子已经变得亲民许多。在杭州、台州等地的水果市场和超市,车厘子的价格普遍下降了一半以上。 以杭州为例,刚上市时黑车厘子的价格高达1800-20…

    媒体报道 2024年11月26日
  • 新西兰苹果先生(Mr Apple) 的早熟品种 Posy 小花苹果首批运抵中国市场

    新西兰苹果先生(Mr Apple) 的早熟品种 Posy 小花苹果首批运抵中国市场

    日前,新西兰苹果先生(Mr Apple)的早熟品种 Posy 小花苹果首批运抵中国市场,标志着新西兰苹果季的强势开局。据深圳曲牌果业采购部杨经理透露,本批 Posy 小花共到货105箱,品质优异,目前已基本售罄。 苹果先生全球销售经理 Ben McLeod 表示,霍克斯湾(Hawke’s Bay)产区的环境非常适合早熟品种的种植。“本季 Posy 小花的生长条件非常理想,”他说。“该批 Posy 小花甜、香、脆,还有其标志性的粉色红晕…

    媒体报道 2024年2月28日
  • “流量”水果纷纷没落 谁能成为下一个“顶流”?

    “流量”水果纷纷没落 谁能成为下一个“顶流”?

    纵观阳光玫瑰葡萄的发展路径,从小众的“贵族水果”,到全民皆知的高品质果品,阳光玫瑰的市场爆发经历了十年时间,不过其“顶流”之路突然在近两年急转直下,往日的“矜贵”不复存在,不管批发端还是零售端的价格都愈发“亲民”。而相似的情形正在红颜草莓、突尼斯软籽石榴、车厘子等其他曾经的“顶流”水果身上上演,这是巧合吗,还是说走下神坛才是顶流水果们的必然宿命? 不只是阳光玫瑰,近两年,许多曾经的贵价水果也纷纷价格跳水。同样是引进的水果品种,红颜草莓以超高颜值和丰富口感走红市场,对比北京最大的批发市场新发地近三…

    媒体报道 2024年8月26日
  • 佳沛“宝石红”成消费新宠,中国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佳沛“宝石红”成消费新宠,中国销量有望再创新高

    时至三月,新西兰佳沛奇异果2024产季正在徐徐拉开帷幕,有望成为佳沛有史以来最高产季。今年预计将有70万吨(约1.93亿标准零售箱)奇异果运往全球市场,相比去年供应量的48万吨增加了45%。作为近几年广受市场好评的产品新星,佳沛宝石红奇异果(RubyRedTM)本季供应量将首次达到3600吨(约100万标准零售箱),是上个产季供应量的三倍。其中,中国市场预计将占据该品种近50%的全球销售份额(约50万标准零售箱)。 佳沛宝石红奇异果(RubyRedTM)自上市以来一直销往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地区,…

    行业动态 2024年3月12日
  • 苹果界的奥斯卡!第二届苹果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28日在杭盛大开幕

    苹果界的奥斯卡!第二届苹果产业博览会将于10月28日在杭盛大开幕

    8月6日上午,第二届苹果产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东院区)隆重举行。 本次新闻发布会是第二届苹果产业博览会首次面向意向参展组织、企业、行业专业观众、行业媒体和社会公众等举办的新闻发布活动。第二届苹果产业博览会即将于10月28日-3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发布会期间,主办方详细介绍了本届博览会的活动内容、展会亮点,并向全行业同步展会筹备进程。 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和法涛,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国家苹…

    公司新闻 2024年8月7日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400-800-5752

周一到周五:9:00-18:00

水果名片
水果名片
资源库
资源库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