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蓝莓产业正处于繁荣期。”香港媒体日前报道称,多项因素推动中国蓝莓产业增长迅速,但市场分散、劳动力成本提升等问题同样给中国蓝莓产业带来挑战。

《环球时报》记者通过调查采访个体种植户、蓝莓企业以及行业内专家发现,目前中国蓝莓发展正处于“疯狂扩张时代”,其背后隐藏多个痛点。中国蓝莓市场繁荣期还能持续多久?如何破解痛点难题?上述业内人士给出不同答案。

需求每年增长40%

眼下,云南省多个蓝莓种植基地内一片繁忙,挂着白霜的果子采摘后,通过冷链发往北京、上海等地。今年是云南省兰韵蓝莓创始人许东升种植蓝莓的第四个年头。今年,他的果子大概会在三四月陆续上市。“云南很多人都在种蓝莓,收入也不错。”许东升告诉记者,自己没什么经验,但好在周围人很多都在种,“大家可以互相学习”。创业过程中,许东升也利用互联网搜索论文,不断总结种植经验。

很多人认为,蓝莓是从外国进口至中国的水果。吉林农业大学小浆果研究所所长、果树学教授李亚东向《环球时报》记者讲述了中国种植蓝莓的历史。“1983年我的导师吉林农业大学教授郝瑞先生已经开始研究蓝莓,他是中国小浆果研究奠基人。”李亚东说,我国长白山和大小兴安岭等地区很早就有野生蓝莓分布,当时长白山地区采收野生蓝莓,制成果干、果酒、饮料等产品销售,并延续至今。由于蓝莓具有极强的抗寒、耐酸能力,郝瑞提出将蓝莓作为改造长白山百万亩废弃沼泽地的先锋树种,并从美国引进优质蓝莓品种,由此开创了我国蓝莓研究与生产的先河。

李亚东回忆,从1983年首次引进到2000年,在近20年的时间里,我国蓝莓一直停留在研究阶段。在此期间,由于产量低、果子太酸,普通老百姓也并没有将蓝莓当成水果。转折在1998年,旅日华侨佟立杰研究了日本及美国蓝莓市场销售情况后,在李亚东团队帮助下,尝试在青岛建立第一个商业化和规模化的蓝莓种植园,此后中国开启蓝莓产业化之路。

李亚东称,佟立杰是中国蓝莓产业发展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多年过去,李亚东也没想到,蓝莓会飞出长白山走向全中国,“蓝莓”这个当初连果树行业内专家都感到陌生的名词,会飞向普通老百姓的餐桌。2008年,以联想为龙头的企业开始投资蓝莓种植。李亚东回忆,当时很多人提出“农业是未来的房地产”,资本也看好蓝莓发展的势头,从此我国蓝莓产业发展由“专家技术引导型”的推广模式,转变到“资本和市场主导型”的产业化生产模式,中国蓝莓进入到一个“疯狂发展的时代”,并持续至今。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全国种植蓝莓的省份从最初的10个扩大到27个,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东起渤海之滨,西至青藏高原都掀起蓝莓规模化种植热潮,栽培面积从最初的10公顷快速增长到7.36万公顷,年产量34.89万吨。

香港“亚洲水果”网站刊登的文章称,中国蓝莓产业一直处于明显的增长和扩张轨道上。英国黑革萝(Haygrove)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迈克尔·奥茨说:“中国的蓝莓行业一直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过去5年,蓝莓的需求年增长率约40%,与其他许多主要水果类别的温和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后者的平均年增长率约为3%—5%。”

“进入中国市场是一个激动人心且正确的决定。”黑革萝集团亚太区董事金泳斌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黑革萝2017年开始在中国设立子公司,并在云南西双版纳建设农场种植蓝莓,目前拥有约900亩蓝莓种植面积。

中国老百姓目前比较熟悉的佳沃蓝莓品牌,是鑫荣懋集团旗下的高端蓝莓品牌。该集团从2012年开始引进智利蓝莓,2016年又率先将秘鲁蓝莓引进中国市场。

业内人士表示,佳沃对中国蓝莓市场做出贡献,在其提出的“用眼过多,吃佳沃蓝莓”广告语中,老百姓开始接受蓝莓作为一种水果而存在。在国内,佳沃蓝莓拥有2万多亩蓝莓种植基地,每年的12月到次年5月上市销售。

中国蓝莓“疯狂扩张时代”,还将持续多久

“品种是当务之急”

“大钱大投,小钱小投。”李亚东形容,现在是中国蓝莓种植的“暴利时代”。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云南产区为例,种植第二年丰产,产值最高可达15万元/亩,刨去管理、采收等成本,每亩收入达8万元左右。

国际上蓝莓产业也处于“疯狂发展时代”。国际蓝莓组织数据显示,2022—2023产季,秘鲁约出口蓝莓29.7万吨,对华出口约3.6万吨。秘鲁蓝莓生产高峰在9月—11月之间,主要产区集中在北部海岸。另据美国媒体报道,自2020年获准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美国对中国的蓝莓出口量显著增加。2021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约14吨新鲜蓝莓,此外还出口491吨冷冻蓝莓和19.4吨干燥蓝莓。

规模扩张的背后,李亚东提出“品种是中国蓝莓产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他认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优良品种是当务之急。他表示,国外机构培育的蓝莓优良品种几乎全部申请了国际专利,2013年以来他们又开始申请中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而中国蓝莓虽有普通蓝莓品种,却没有与国外抗衡的品种问世应用,知识产权限制可能会成为我国蓝莓的“卡脖子”问题。

金泳斌表示,长期以来,种苗的知识产权保护一直是一个痛处。“以我们的经验,不仅在浆果类,而且在整个园艺领域——非法繁殖品种的速度和规模,确实阻碍了育种者将他们骄傲的产品带到中国。”金泳斌说,最终受影响的是消费者,“他们的选择会变少,口味范围会趋于固定,这对中国整个蓝莓行业的发展都是严重打击”。

李亚东表示,“卡脖子”的结果就是中国蓝莓逐渐失去价格优势。以国外新品种“优瑞卡”为例,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售价是每斤60—80元,而中国蓝莓传统品种如“珠宝”等,价格目前只有每斤30元。对此,李亚东表示,中国的科研单位正加紧研发培育能与国外抗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蓝莓优良品种,目前已经是“从0到1”“接近并达到1”的阶段。“最快三到五年我们自己的优良品种就会出来。”他说。

另一个是人工采收问题。李亚东说,由于蓝莓长在树上,需要保证果霜以及果实的完整性,必须靠人判断是否成熟且靠人工采摘,不能用机器采收。来自辽宁省庄河市的一家蓝莓种植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2013年左右,人工采摘费用为每天50元,现在已涨到一天150元,还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人,“庄河蓝莓成熟的时候在夏季,天气特别热,到采收季,全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在摘(蓝莓),年轻人没人愿意干这个”。

外媒称,美国蓝莓种植者使用缓慢移动的收割机,轻轻摇落果实进入收集筐架。但李亚东表示,机器采收的蓝莓,只能用于加工产品,鲜食蓝莓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解决这个难题。

对于人工问题,金泳斌却显得比较乐观。他告诉记者,蓝莓行业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发达国家,不仅要为一个熟练工人支付高昂的工资,也会面临在产季无法招聘到足够多工人的窘境。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具有很强的人口优势。“我们雇用当地勤劳踏实的村民,实现双方价值共赢”。

行业将走向成熟和整合

尽管存在多种问题,但蓝莓产业显而易见的“蓝海”还是吸引了不少种植户入场。李亚东以辽宁丹东地区举例称,投资种植软枣猕猴桃的企业,前期经过市场和产业的挫折,最后很多改种蓝莓了。以往蓝莓周边产业,如建大棚设施的、灌溉行业的、买卖蓝莓基质的,很多都放弃主业投资蓝莓。

在迈克尔·奥茨看来,中国蓝莓产业预计将在未来5年内成熟并整合。市场竞争将加剧,利润空间将缩小,导致效率较低或技术较差的种植者退出。

李亚东告诉记者,目前国内蓝莓产业的龙头企业,在标准化种植水平上,和国外相比差别不大。但中国蓝莓行业目前80%都是小种植户、小企业,对品质的把控、种植的规范化等方面,都很难标准化。

此外,中国物流可以做到冷链运输,但超市等销售端很难做到冷链销售,这方面只有大企业有优势。

《2022年中国蓝莓产业数据分析报告》援引蓝莓业内预测称,中国蓝莓年需求量约为100万吨,未来市场还有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李亚东预计,中国蓝莓产业还有15年左右的黄金发展期。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最适合种植蓝莓的国家,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早熟品种,中国可实现从11月到第二年8月近10个月的供应期,这是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做到的。

其次,由于中国蓝莓种植区昼夜温差大,中国蓝莓的品质要比经过长途运输才能到国内的外国蓝莓要好得多。此外,中国还有消费市场优势。

中国果业龙头企业鑫荣懋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国内蓝莓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产量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种植户加入到这一新兴浆果产业中,但中国人均蓝莓消费量,距离一些发达国家还远远不够,三四线城市及乡镇还有足够大的下沉消费市场等待开拓。

《中国蓝莓市场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3—2030年)》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蓝莓人均消费为2.63公斤,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蓝莓量仅为0.26公斤,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

“中国的蓝莓市场足够大,足以容得下100家大型的企业。”李亚东称。许东升也表示,蓝莓的价格不会一直这么高,目前国内的蓝莓需求远远没有满足,先满足了国内的需求,再把质量提上来,然后才能谈出口国外。

内容来自:环时财经

相关新闻

  • 一口吃出百花香,淳化瑞雪苹果亮相第十七届亚果会

    一口吃出百花香,淳化瑞雪苹果亮相第十七届亚果会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第十七届亚洲果蔬产业博览会、第二届苹果产业博览会暨2024苹果营销大会于2024年10月28日至3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 此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球各地的果蔬产业精英,共同见证了果蔬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探讨了行业的未来趋势。淳化瑞雪苹果作为此次博览会的亮点之一,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口感赢得了广泛关注与赞誉。 在大会开幕式上,淳化县人民政府县长张乔对淳化瑞雪苹果进行了推介,他表示淳化瑞雪苹果是中国人自己的苹果,是形象独特、口味无敌的苹果,是充满希望的苹果。淳化县力争五年…

    公司新闻 2024年11月11日
  •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诚邀大家参加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

    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诚邀大家参加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

    媒体报道 2024年7月25日
  • 惊爆!鲜丰水果股权风波再起,巨额资金被冻结引热议"

    惊爆!鲜丰水果股权风波再起,巨额资金被冻结引热议”

    在我国水果零售行业中,鲜丰水果作为一家具有影响力的企业,与百果园等其他品牌共同构建了市场的主要竞争格局。 自1997年成立以来,鲜丰水果通过鲜丰水果、阿K果园子等多个品牌,以及在全国范围内布局的2400余家门店,特别是在江浙沪等地的广泛覆盖,展现了其较强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 然而,近期鲜丰水果遇到了一些法律上的挑战。据报道,自2023年8月起,鲜丰水果面临多笔股权被法院冻结的情况,涉及金额巨大。这些股权冻结案由主要为“财产保全执行”,执行法院为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法院,涉及鲜丰水果两家主…

    媒体报道 2024年10月10日
  • 2024猕猴桃界大事件!十大品牌评选,谁将引领潮流?

    2024猕猴桃界大事件!十大品牌评选,谁将引领潮流?

    我国拥有丰富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和庞大的消费市场,猕猴桃的产业化、商品化发展取得了显著进步和突出成果。 为全方位展示我国猕猴桃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加强中国猕猴桃产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猕猴桃产业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4年度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猕猴桃十大区域品牌”和“2024年度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猕猴桃十大企业品牌”,具体要求如下: 01活动背景 为激励企业和区域品牌不断提升猕猴桃的产品质量,助力整个猕猴桃产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推动中国猕…

    媒体报道 2024年8月22日
  • 一文了解|世界荔枝产业情况

    一文了解|世界荔枝产业情况

    全球荔枝主产国集中在北半球,中国是世界第一大主产国,印度、越南次之;全球荔枝贸易仍以鲜果销售为主,并以本地市场为主。 01 源起中国,扎根全球 荔枝起源于中国,栽培历史可追溯到2300多年前,以广东栽培最多。 17世纪初,荔枝开始流传海外,最早传入缅甸,1798年从缅甸传到了印度,随后传播到尼泊尔和孟加拉国。 此后,其他各荔枝主产国从中国或印度引入荔枝,在当地形成产业化种植。经过400多年的传播,荔枝已经在地球上热带亚热带的多个国家及地区扎根发展。 02. 主产国集中北半球 荔枝主产国…

    公司新闻 2024年3月21日
  • 菠萝蜜家族+1,“白玉苹果菠萝蜜”成功挂果

    菠萝蜜家族+1,“白玉苹果菠萝蜜”成功挂果

    菠萝蜜曾经也是“小众”水果。而如今,在水果店、商超的水果区中菠萝蜜随处可见,菠萝蜜果肉通常为黄色或橙色,质地柔软,味道甜而多汁。 然而,白色的菠萝蜜可能对许多人来说还是个新奇事物。 近日,在海南琼海世界热带水果之窗基地,该基地培育的菠萝蜜新品种“白玉苹果菠萝蜜”成功挂果。 顾名思义,这款菠萝蜜新品种果肉为白色,色泽如玉,口感甜而不腻,肉感如苹果般爽脆带有淡淡的苹果香气,令人回味无穷。 “白玉苹果菠萝蜜”的果实属干苞型,质地肥厚柔软,果核小,在口感上更具优势,吃起来十分过瘾。同时,“白玉苹果菠萝蜜…

    媒体报道 2024年7月5日
在线咨询
咨询电话
400-800-5752

周一到周五:9:00-18:00

水果名片
水果名片
资源库
资源库
关注微信
关注微信
返回顶部